校企合作处

他山之石

探索教育实践 创新职教改革

时间:2017-12-02  作者:校企合作处   来源:校企合作处 

探索教育实践 创新职教改革

——广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实践

【摘要】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将川东纳入重点经济区建设目标,广安被国家确立为四川省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又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激增。广安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立足职业教育改革,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以服务地方经济为重点,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建立课程共建、基地共用、教师互派的集团化办学体制;以中、高职贯通为突破口,探索生源多样、学制灵活、基地完善、手段现代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了学校教育和区域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为地区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职教改革 集团化办学 创新教育

一、广安职业教育集团组织结构与机制建设

广安市“十二五”规划提出“一核一圈两翼”的总体战略布局,要努力把广安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重要的增长极。为应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及个体分散办学带来的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广安职业教育勇于改革,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立课程共建、基地共用、教师互培互聘的集团化办学体制,凸显了区域性、产业性、多样性、灵活性的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2014年5月,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精神,本着互惠互利、自愿协作原则,广安市组建了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26所中职学校、58家骨干行业企业、3家医院和19个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广安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了学校教育和区域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促进了职业教育改革,有力推动了地区经济建设。

集团设立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秘书处、人才培养合作委员会等专门工作机构,由董事会统一协调设备、人员等资源配置,构成集团化办学的组织体系。秘书处作为董事会常设办事机构,负责处理职教集团的日常事务,保持董事会成员的密切联系;人才培养合作委员会负责人才培养具体事务的实施工作,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团队共建、实训基地共享共建、人才培养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估等工作。

二、集团成员师资共育,实现了团队无缝衔接

1、带动中职学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针对部分中职学校师资力量较弱的实际情况,职教集团一是从高职院校抽调教学名师,制定培训计划,对广安中职学校专任课教师开展教学能力培训;根据专业建设需求,按计划选派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提高专业水平。二是支教,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选派3-5名教师到广安中职学校支教,通过传帮带培养,提升广安中职学校的师资水平。三是引进,通过公开招聘等渠道,有计划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加强教学团队力量。

自广安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以来,已选送2名中职学校校长到清华大学进修,选派2名校长到德国进修,切实提高了中职学校领导的政治、业务理论素养和管理能力;选送38名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选送1名教师到德国参加专业研修;选送9名专业教师到全国知名企业培训;选派6名教师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学比赛,有力的保障了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2、打造专兼结合的集团教学团队

充分利用广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人才优势,建立集团共享的“专兼职教师备选人才库”,积极聘请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行业人员及能工巧匠到试点院校从事兼职教学工作。建立“一元化”管理模式,把兼职教师作为整个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和管理,按照专职教师的教学要求对兼职教师进行规范的教学管理,确保其教学质量。同时,为兼职教师能够兼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创造条件,使其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素质教师。

3、一线顶岗锻炼,提升实践能力

广安职业教育集团积极整合校企双方的教学资源,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不但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队伍,而且还具有一支来自一线企业的资深工程师和研究型的专家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有计划地选派10专业教师到基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提升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员工培训及产品客户培训,为企业提供相关产品的宣传与技术讲解,提高实践能力,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

职教集团内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大力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名课堂”工程,并不断联合兄弟院校和行业师资力量,有力保障集团化办学。11月24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支援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科与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社会服务项目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我院给予支持。随着对口支援活动全面展开,推动了合作双方相互帮扶,资源共享,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了过程衔接

1、实行“完全学分制”,构建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五年一贯制高职推行4-7年的“弹性学制”改革,二年制、三年制高职推行2-4年的“弹性学制”改革,按学分收费,职教集团建立学籍管理联网系统和“学分银行”,实现中高职学分互认、中职之间学分互认、企业实践学分互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程,在集团院校内自由选择学习地点,或早或晚地修满学分,提前或滞后毕业。

为保证“弹性学制”的有效实施,集团内学校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模式,按照中、高职的不同培养目标,进行能力分解和课程组合,形成不同的“学程模块”,构建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职教集团把不同的“学程模块”放在一个“课程超市”中,学生根据“课程自助菜单”,自由选择不同“学程模块”进行学习,实现技能的多样化发展。

2、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中高职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推行“双证制”,实现了职业能力要求与职业证书衔接。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岗位针对性,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组实践课程,建立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通过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综合技能考核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

(2)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第一步,分析岗位能力,确定实践教学目标。第二步,划分能力模块,设计实训项目。根据所确定的实践教学目标,按专业大类将实践教学内容按能力层次划分阶段呈递阶型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三大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制定实训课程标准,将每一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并对应一个实训项目。第三步,制订实训项目教学文件。实训教学文件包括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学课程标准、指导书、教材等。第四步,明确实训项目教学要求。要突出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重实训”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教、学、做”的教学方法,既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第五步,完善实训项目考核标准。严格按照实训教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考核标准进行,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以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3)推进工学结合,建立实践教学支撑系统。发挥集团合作单位和企业的作用,通过会员联盟的力量,提供生产实习场地和选派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承担部分实训项目教学活动等,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定单培养,实现校企一体化办学。

3、以人为本,构建中高职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

重视素质教育工程的建立与实施,构建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及创新意识等全部内容在内的素质教育体系。中职阶段重在养成教育,高职阶段重在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素质教育体系构建通过“六大平台”建设来支撑:

(1)课程平台建设。统筹联盟单位的师资力量,联合建设30门左右的共享课程,涵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法律等广泛领域,课程在试点学校间共享。

(2)队伍平台建设。建立辅导员、班导师互换交流制度,聘请企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集团德育师,在集团院校内形成一支流动有序、素质优良的德育教育队伍,加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保证。

(3)基地平台建设。在集团院校内建立“德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国际交流基地”等素质教育基地,为开展学生养成教育和素质拓展提供强有力的依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素质拓展平台建设。创建职教集团学生素质教育网站,成立“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联合会”等学生社团,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供平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集团文化平台建设。通过职教集团学生素质教育网站、各试点学校校园网、校园广播等途径,广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弘扬“和谐、和睦、合作”的职教集团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6)考核评价平台建设。建立集团、各试点学校、班导师、学生为一体的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班导师考核管理办法》、《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实施细则》、《部门素质教育考核评价办法》等制度,形成科学、完善、长效的育人机制。

集团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投入体制、人事管理体制,以管理提质量,以质量上规模,以规模增效益,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

(四)通过实训基地共享共建,实现了基地有效衔接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一是充分利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实现集团内共享。(1)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上专业课的教室在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业务工作室。(2)学生与学徒合一。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里,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一定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3)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指导者。(4)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5)作业与产品合一。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6)育人与创收合一。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设施设备的利用,既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又将教师理论运用于实践,完成产品收益,实现了教学成果展示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014年6月,学院与江苏华建共同建设的力学、材料实验室已投入使用,为企业技术服务和学生实验实训和产品生产提供了保障。

二是按专业发展要求,争取政府投入,帮助广安中职学校尽快在物流类、建筑类、机械类、汽车类等方面新建一批实训基地,改善实训教学条件。2012年至今,广安职业教育总投入资金3.2亿元,新增土地198亩,新建校舍面积7万余平方米;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邻水职中等校舍扩建工程5个,新增校舍面积4万余平方米;新增实训设备建设项目19个,新增8000余万元的设备,为学生实验实训提供了保障。

三是推行校企合作,建成一批具备实训和生产双重功能的车间厂房,创设数字仿真、虚拟现实场景的实训环境,结合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联合社会企业加大用于实习实训的支持力度。

2015年1月16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与重庆德克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校企战略合作协议,本次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企业将在招生规模、教学投入、师资配置等各方面加大力度,全面提升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办学实力。2015年2月,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与华可教育集团成立华可商学院,首次在大学课堂引入速录课程,开设初等教育速录专业,培养高端速录人才。通过合作达到壮大学院办学规模,激发办学活力,带给校企双方同步发展的双赢局面。

目前,学院现建有建筑、旅游、机电、化工、师范类等45个校内实训室(基地);与四川科创集团、广安诚信化工、北新建材等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12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融合高职、中职、技校、培训、厂中校、校中厂为一体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五)建设产教融合平台,实现服务有效衔接

1、产学合作中心

设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区域产学研用资源整合与联络中心,推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化办学,落实学生实习、教师实践、企业员工培训、科研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合作项目。

2、中小企业创新育成中心

设在广安中职学校,作为孕育新事业、新产品、新技术及协助企业转型升级的场所,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提供空间、设备、技术、资金、管理咨询与商务服务等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创业及研发初期的成本与风险,提高事业成功的机会。

3、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设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在工程技术领域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由于学校存在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和素质并非企业所需,达不到企业的标准和要求,“产品”不适销对路,导致培养人才较多,企业所需不足现象。学院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14年9月,学院主动与广安品信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联系,建立了“品信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与企业共同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办学思路,为企业“量身定制”与基层一线岗位要求“零距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企业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负责合格“订单”学生就业岗位的落实。去年试点的第一批汽车专业学生已全部到建国汽车销售服务部实习和就业,收到良好效果。

5、联合职教力量,开发校本教材

职教集团积极加强对教材建设的领导,根据专业特色、教学要求、实践应用和专业培养规格,联合各单位的师资力量,加强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集团化办学使用教材应明确其面向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因此对于专业课教材的编写,还聘请了一部分“双师型”教师来编写。他们既有生产一线的丰富经验,又能够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编出来的教材更具有实用性。目前,职教集团开发校本教材19册,出版13本,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达到了有机统一。

其次,明确培养目标,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编写。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三,增加专升本类教材的编写。集团化办学加强了教育科研和校本培训,在校本研训中整合教师资源,优化了教学过程,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办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自广安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以来,在各级领导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职教集团全体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广安职业教育集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集团的共建共享共发展也初见成效。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集团化办学起步较晚,在运作上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今后,我们将不断探索集团化办学的规律,不断优化社会资源,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更多的吸纳行业、企业参与,激发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有机统一,资源共享,互动双赢,有力推动广安地区经济、职业教育快节奏、高速度、超常规发展。

关闭